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頭社水庫興建前的大舌滿

頭社水庫興建前的大舌滿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頭社水庫興建前的大舌滿

這張照片為劉嘉瑤先生攝於1970年(民國59年),呈現的是頭社盆地北側大舌滿一帶原有的梯田樣貌,照片右側為通往後來興建的頭社水庫之方向。大舌滿為頭社盆地的聚落之一,海拔高度比頭社盆地中央高了約20公尺,照片背景隱約可見地勢較低的頭社盆地水田。其位置比臨日月潭,經常有來自日月潭的滲透水,自日治時期以來一直被視為開發頭社盆地灌溉水源的重要潛力點。


根據頭社水庫紀念碑上的〈頭社水庫興建記略〉,1940年(昭和15年)日人曾提議在大舌滿興建儲水池,然而計畫未成而中止;光復後,臺灣省農食局在此開鑿兩口深井,卻又因湧泉水源不足而放棄;其後,台灣省政府為加速農村建設、增加糧食生產,1975年(民國64年)省府建設廳水利局、南投縣政府、魚池鄉公所、南投農田水利會等單位共同會商,決定興建頭社水庫;該水庫於1979年(民國68年)完工,專門灌溉頭社盆地140公頃的田,為全台最小的水庫。


然而,頭社盆地稻米產業消失之後,頭社水庫的灌溉功能也隨之式微。2008(民國97年)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處興建了頭社水庫生態步道,觀光遊憩與生態保育成為頭社水庫新的發展方向。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頭社水庫興建前的大舌滿 / 撰寫者:吳佳融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東海大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5472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東海大學
撰寫者
吳佳融
創作者
劉嘉瑤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0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