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大肚溪口的故事

彰化大肚溪口的故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彰化大肚溪口的故事

照片是彰化大肚溪出海口,約攝於1994年(民國83年)間,取自康原所寫《尋找烏溪》(常民文化出版)。河的出海口在清朝時期,本是塗葛窟港,現在也是自然生態園區。河床、潮間帶有豐富的生物,形成野鳥類聚集的地方,現在為水鳥保護區,也成為蝦、蟲、蟹、貝、魚類重要棲息地;旁邊又有火力發電廠,在大肚溪出海口,演變出許多人與生態環境紛爭的故事。

大肚溪是烏溪的下游,在烏日地區匯集了筏仔溪、大里溪、烏溪、貓羅溪等支流,流入下游的大肚溪。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彰化大肚溪口的故事 / 撰寫者:康丁源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5339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康丁源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