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八十一年年報,P67-70,深耕時期對不同季節茶葉產量之影響。
茶業改良場為有效改善南投名間與桃、竹、苗茶區農民夏茶產製利潤低及不易銷售之情形,針對深耕效率、深耕成本、茶葉性狀、茶樹萌芽、茶菁產量與製茶品質於南投名間與本場區進行分析調查,並著手調整多半於冬季施放茶園深耕及有機肥施放方式,試驗結果顯示不論在茶菁產量或製茶品質方面都比原有較高、較優,其進行方式概述:1.以傳統翻土方式自走式深耕機在每公頃處施放4,000公斤有機肥料於茶園行間,寬30-40公分、深25-30公分翻土深耕,將有機肥料埋於底層。2.深耕時期:區分冬季深耕、春茶後深耕、六月白後深耕與不深耕,四處理、四重覆、深耕後再以迴轉刀式中耕機碎平。3.深耕處理區:分為每年深耕與隔年深耕方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