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伍」老師

「行伍」老師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馬祖有新式「學堂」,那是民國38年國軍轉進本地以後的事了。設校之初,不僅校舍、設備因陋就簡,甚至絕大部分的教職員也是退伍軍人轉任的。因此,課餘閒暇常聽到老師們以「我們來自行伍…」做聊天的發語詞了。老師們的古典文學造詣都很高,幾乎人人會吟詩作對、執毛筆寫書法。

由於時代因素以及老師「養成」背景的關係,我們面對的教育環境和台灣截然不同。不諱言的說,台灣是「聯考引導教學」,但早期的馬祖教學內涵,卻加入太多的「國家意識」及「民族大義」。每一學期的班際作文比賽,題目一定是論說文,命題方向總是在「愛國」、「勵志」等大類左右擺盪。那年代的中學生,平時寫週記和作文都須用毛筆(老師批改作文亦同)。作文比賽時的書法能力及篇章版面,更是列為評比的項目之一。

照片是西莒敬恆國中60學年度作文比賽剪影,參賽者的桌面還能見到小罐墨水瓶,此刻的學生正在打草稿。負責監賽的老師是國文教師章相鳳先生。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取得對象
敬恆國中
撰寫者
陳高志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1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