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沙崙海岸沙灘為清法戰爭古戰場之一(靠近現今漁人碼頭處),而古戰場也從海邊、賣菜崎蜿蜒至中崙圳一帶的地形,出現沼地地形,當地人們稱之為「瓦店碑」。這一大片範圍皆是法軍登陸所經過的路線。
光緒10年(1884年10月)清法戰爭,法軍攻打臺灣並登陸淡水之時,由劉銘傳、孫開華、章高元等人領導軍隊,為防止沙崙沙灘過於空曠而無阻擋法軍之防禦,戰地指揮孫開華命人在戰前沿著沙崙海岸線築起土堤及碉堡作為人為防禦工事,並指揮淡水軍民死守此地。1884年10月8日早晨法軍登陸時,因陷入沙崙海邊的沼澤地形而遭到埋伏於此的清軍擊退。
目前沙崙第二漁港北堤淡水河口處,昔日有「望高樓」石塔,經過考證,法軍準備撤兵時,一名信號兵爬上望高樓,向停泊在海上的法艦發出信號:「彈藥用罄,損失重大,我們非撤退不可。」法軍艦於是派出登陸小艇將海灘上的法軍運回母船。而望高樓直到日治末期才被拆除,望高樓碑誌保存至淡水福佑宮內。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