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2020年(民國109年),位於彰化縣北斗鎮斗苑路一段120號,戰後北斗神社廢除,將神社前之一對石獅移置奠安宮,奠安宮廟前之日本風味石獅,全台相當罕見,是一項特殊的日治時期文物。
1937年(昭和12年)發生七七事變後,日本為了加速台灣人的日本化、皇民化,乃對於台灣住民的傳統生活等形式作了規範,表現在宗教上則是要台灣人民放棄傳統信仰,奉祀神宮大麻(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並對固有宗教採取禁制,包含廢止寺廟、改建寺廟或沒收廟產等;並陸續在各地倡議神社之建立。
1935年(昭和10年)北斗郡當局召集郡下八街庄長、州協議會員等27名開會磋商,研議興建北斗神社,並由各街庄共同負擔興建經費;1938年(昭和13年)在北斗郡內地方人士的籌劃下,北斗神社(位置在今日北斗家商)終於興建完竣,當年10月6日舉行盛大的鎮座祭,爾後北斗郡8街庄民眾在重要的節日都必須前往北斗神社參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