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高元(道光23年至民國元年,1843至1912),字鼎臣,安徽合肥人,為清朝淮軍後起名將。章高元早年參加淮軍,為劉銘傳的部下,曾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累功升至副將。後又被劉銘傳派任騎旅先鋒,轉戰於山東、安徽,曾參與清法戰爭有功而擢升臺灣鎮總兵,賞「奇勇巴圖魯」勇號。光緒26年(1900),後任天津鎮總兵,不久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來他稱病辭免,寓居南京,直到民國元年(1912),病逝於上海。
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衛臺灣,以記名提督擔任臺灣鎮總兵。當時法軍已占至基隆,他誓死請戰,率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雙方交戰的過程中,海上法軍以大礮、榴彈攻擊章高元軍隊,還將章高元帽簷及去大半,左耳因受礮震而永久失聰。其後法軍轉戰滬尾,章高元與提督孫開華一同抵禦法軍攻勢,在滬尾之役中,章高元率部取得勝利。戰後,有感於滬尾中崙蘇府王爺(今淡水蘇府王爺廟)戰時顯靈遣神兵助陣,懼退敵兵,因此敬獻「威靈赫濯」匾額。自己也因功或朝廷賞賜白玉翎管一枝、白玉扳指一只、白玉柄小刀一把、火鐮一把、大荷包一對、小荷包兩個,並交部從優議敘。之後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奇勇阿巴圖魯」勇號。
《劉壯肅公奏議》中評論:「淮軍將名章高元者,位不及開華,而勇略與之齊。」、「滬尾之役,高元功最奇,袒身銳入,敵始退。唯嗜酒,戰畢乃痛飲為豪,醉臥不能起。孫開華獨以首功聞。高元既醒,上言,公已入告矣。」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