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軟景呈現劇中「格窗景」,古代建築以梁柱木結構為主,上檻與下檻之間安裝格窗代替牆面,既有窗的功能也有門的作用。設計多為四扇既通風、採光、裝飾功能,獨具文化意蘊的建築構件。通常用來代表府中的內廳,或是房間內較私人的區域;布景設計採用於蘭陽戲劇團作品《兵學亞聖》、《紅絲錯》、《龍鳳奇緣》等府內場景。
「歌仔戲」為臺灣重要的文化指標,這項傳統藝術從落地掃、野臺歌仔戲、內臺歌仔戲、廣播歌仔戲、電視電影歌仔戲,演進到劇場形式的精緻歌仔戲,各階段始終扮演民間文化活動的重要角色。關於表演,幕後技術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在傳統戲曲中,從過去單純照明的燈光與布景,隨著時代演變讓舞台美學更為豐富。
展演製作需透過空間、場景、演出者與觀眾所組成,藉由戲劇模擬生活反映真實世界。而舞台設計的目的,則是將藝術與技術綜合的體現,深入研究文本規劃表演區動線,再透過導演手法及演員詮釋角色,能更深入劇情時空背景及人物關係。
舞台上的布景、道具皆具其功能性意義及隱喻,歌仔戲有「硬景」與「軟景」之分,硬景指以木料製成的景幕;軟景指以布料製成的景幕。內台戲以繪畫軟景為基礎,著重光影、顏色層次及透視法的運用,透過繪畫手法在平面二度空間展現三度空間的立體效果,讓觀眾感受身歷其境的真實感。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