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陽戲劇團─舞台藝術-觀音佛桌

蘭陽戲劇團─舞台藝術-觀音佛桌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蘭陽戲劇團─舞台藝術-觀音佛桌

「觀音」又稱為「觀世音」,自古流傳觀音菩薩為海上守護神,是漢人信仰中頗受尊崇的神祇,原來屬於佛教。觀世音直譯為觀自在,傳說祂可以聽到世人的聲音,尋聲救苦,因此稱為觀世音;道具設計採用於蘭陽戲劇團展演劇目《海神天后─林默娘》、《泣血蓮花─陳靖姑》等場景。

在臺灣,歌仔戲為最具代表性的本土劇種,隨著從廟宇文化活動開始,從小戲再成熟為大戲,經歷外臺、內臺、廣播、電影、劇場等不同階段的演出環境或媒介,發展出逐漸融合現代劇場的藝術風貌。因應演出形式的多樣化,依照文本將摹擬生活環境於特定的表演空間中呈現,而「舞台設計」的角色則要聚合這些戲劇素材,透過布景及道具適切表現不同出時空的型態,並搭配硬景陳設來構成舞台上的場景。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蘭陽戲劇團─舞台藝術-觀音佛桌 / 撰寫者:宜蘭縣蘭陽戲劇團戲曲發展基金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629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管理者
蘭陽戲劇團-製作組
撰寫者
宜蘭縣蘭陽戲劇團戲曲發展基金
創作者
蘭陽戲劇團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0/07/29
媒體類型
照片
尺寸
L93 x W62 x H243cm
材質
木料、顏料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