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明日和合製作所」《半仙》演出劇照,李欣哲攝影。
明日和合製作所以融合參與式劇場、沉浸式劇場、講座式展演(lecture performance)等複雜形式的演出《半仙》,藉由乩童、靈媒、問事等民間信仰與宗教文化元素予於劇場化,遊走於寫實/真實與虛構之間的命題探問。汪俊彥在其劇評〈扮演同時玩弄名為「寫實主義」的神《半仙》〉中,以「寫實(realism)」為關鍵概念論述該作品:
作為一般藝術表現的寫實(realism)不同於特殊的、歷史的、大寫的寫實主義(Realism)。
汪俊彥,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學士、戲劇研究所碩士,康乃爾大學劇場、電影與舞蹈學系博士;目前為國立台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曾獲文建會現代文學論文獎助、世安美學論文獎、國科會菁英留學計畫獎學金、傅爾布萊特留學獎學金等。研究領域為批判理論、表演研究,尤其聚焦於認識論、美學與臺灣劇場間的關係。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