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kaadaadaan(電光)部落傳統食譜_酒釀/蒸餾米酒

kaadaadaan(電光)部落傳統食譜_酒釀/蒸餾米酒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kaadaadaan(電光)部落傳統食譜_酒釀/蒸餾米酒

傳統酒麴製酒技術繁複,在阿美族社會中,酒麴製作只傳長女,且加上現代商業酒精飲料普及,酒麴的製作技術逐漸流失。部落頭目張萬生師承於池上大埔村的恆春阿美族耆老,習得以10種草藥製作酒麴,並秉持科學精神,研究出穩定的配比後,為不讓此傳統知識技術流失,不吝教學推廣。此為張萬生耆老之食譜。

酒麴製作好後 便可製kusanay酒釀與epah蒸餾米酒:


料理步驟

A. 酒釀製作

    1. 糯米洗淨泡水4小時以上,完成後用傳統蒸斗蒸熟,糯米蒸熟待冷卻放涼後備用。

2. 準備一製酒容器、冷開水(約600-800cc)、回溫的酒麹一顆並搗成粉狀,以耆老所述之經驗值,通常1升(1380公克)糯米配1顆酒麴的比例。

3. 將糯米飯、酒麹、冷開水放入製酒容器內,充分攪拌糯米飯使其不可有結塊狀,冷開水在依米飯之濕黏度適度調整加入的水量。

4. 攪拌完成後壓平,中間挖個酒窩(洞),蓋上蓋子後,再以毯子包住整個容器使其發酵。

5. 等待其轉化,夏天約2-3天後即可嚐嚐味道。發酵時間愈久,酒精濃度愈高,可依個人口味喜好拿捏發酵時間,成品可裝罐放置冰箱冷藏,保持最佳品嚐風味。(太甜可再加水稀釋,苦酸表示過度發酵,要馬上冰存。)


B.酒精製作    

1. 將製作好的酒釀,放3天後,再加7粒酒麴及4,200cc的水

2. 放置約15-18天後,再透過蒸餾製酒。

*以前人會以木頭製造蒸餾設備,現在則用購買的。



備註:    酒麹及釀酒在相同的環境下製作,其成品會因個人之體質而有所差異。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
別名
阿美語:酒釀(kusanay);蒸餾米酒(epah)
撰寫者
涂裕苓、吳紀昀、林慧珍
所屬族群
原住民族
保存者/保存團體
張萬生Tahuk malulung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