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早農具收藏

古早農具收藏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0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18日的主題是「古早農具收藏」,屬於社區資源分類架構「人、文、地、景、產」的「文」類。其內容介紹『農村現代化使許多傳統的農業器具迅速消失,而陳正達里長多年來卻一直收藏這些文物,不僅為農業的歷史作見證,並令人引發思古的幽情。有些文物擺在進士機堡,大家有空時可以前去參觀相信會有不同的感受喔!棕簑就是古早的雨衣,是用棕樹退落的外皮纖維編織。耙子就是鬆土用的整平器。犁田時農家也要兼用鋤頭,把成塊的泥土粉碎,以牛力牽引,把耙的前後裝上橫木,增加重量使割耙的刀片能深入割碎田泥,故而台語稱為「割耙」。』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古早農具收藏 / 撰寫者:王怡心;宜蘭縣宜蘭市進士社區發展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4213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宜蘭縣社區日曆2018.09.18
撰寫者
王怡心;宜蘭縣宜蘭市進士社區發展協會
創作者
宜蘭縣宜蘭市進士社區發展協會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7/12/15
媒體類型
文件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