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烏石港舊址

烏石港舊址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0

烏石港之名因港內佇立之烏石礁而得名,舊烏石港內的三大塊黑色礁石,使之成為有利船隻通行的天然良港,而烏石港(西港)原為蘭陽溪以北溪流會流的出海口,也因此舊烏石港的商貿繁榮可追溯至清朝時期。1796年漢人入墾宜蘭,烏石港在海上運輸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於1826(道光6)年,清廷將其開為正口,歸由頭圍縣承署管轄。當時舊烏石港帆檣雲集、船隻往來、商賈聚集之盛況,「石港春帆」為蘭陽八景之一。1878(光緒4)年,因洪水帶來的泥沙淤積河道,加之1883(光緒9)年美國船隻於港外觸礁沉沒而造成港口堵塞,舊港開始失去其港口優勢而逐漸沉寂。2002年12月將舊烏石港指定為「縣定古蹟」,2006年公告為文化景觀,舊港逐漸演變成一個物種豐富的濕地生態環境,但是仍屹立於淺灘的礁石是當年漢人開墾立足點與蘭陽海運貨路往來繁榮之見證。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烏石港舊址 / 撰寫者:莊文生;謝淑娟;鄭文嵐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12778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頭城鎮烏石港路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87275
所在地-經度
121.839097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蘭陽博物館
撰寫者
莊文生;謝淑娟;鄭文嵐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