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媽媽,我的宜蘭腔怎麼不見了

跟媽媽,我的宜蘭腔怎麼不見了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媽媽,我的宜蘭腔怎麼不見了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媽媽,我的宜蘭腔怎麼不見了

李鄢伊〈媽媽,我的宜蘭腔怎麼不見了〉出自《蔚藍海陽墨舞風華:2018第八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散文、新詩、童話卷》,為新詩組佳作。本詩取材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寫法,以宜蘭腔作為家鄉血緣的證明,以及在異鄉自卑感的根源。宜蘭腔是從漳州腔變調而來,是臺灣獨一無二的腔調,但宜蘭人這種特別的腔調,卻讓作者在異鄉顯得尷尬/自卑,被迫修改口音,偽裝自我,而這首詩就是書寫這樣的過程。作者寫道:「到了異地/你才意識到來處與歸向/最普通的水土什麼時候都成了骨血/在身上靜靜的流」,宜蘭腔是宜蘭人的身分印記,如果不到異地,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特別。但在被「閃電質問你的台語腔調/質地為何如此不同」時,作者又覺得與外在世界格格不入,所以選擇偽裝自我,學習異鄉的腔調,「讓每一個詞向另一種生活偏移」。這樣的偽裝或許早已習慣,但「直到母親詢問/你話語中的異鄉成分」時,才驚覺宜蘭腔沒有不好,「口音只是大門的鑰匙」,是屬於家鄉的印記。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黃憲作;王怡云
創作者
李鄢伊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8/11
ISBN
978-986-05-7281-0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宋隆全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1945~)
版本
初版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