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池(1819-1866)清代沙連保大坪頂粗坑莊(今南投縣鹿谷鄉初鄉村)人,早年拜咸豐4年(1854)選恩貢生竹山社寮莊張煥文為師,之後設帳授徒,學生有陳上達、林昆漢、張文秀等人。
林舉人上京赴考因路途遙遠盜賊眾多,惟恐遇害,便請求慚愧祖師公庇祐,祖師神威顯赫,沿途庇祐林鳳池路途平安,故自福建省奉請祖師來臺供奉。咸豐5年(1855)林鳳池以彰化縣學附生身分考取乙卯科第90名舉人,為鹿谷竹山第一位舉人,福建巡撫呂全孫為其立「文魁」匾額,後與訓導陳希亮勸捐重修沙連保連興宮。
林鳳池考取功名後,其祖父林傑追封為文林郎,父林學石(溫恭)勒封為徵仕郎。林鳳池家上三代原以搬運林木、承佃生活,經濟並不寬裕,所幸得鄉親贊助方可成行,後在福建省結識宗親,日後衣錦榮歸時得到這位宗親所贈的36株武夷山軟枝烏龍種茶苗,林鳳池於小半天、清水溝與自宅各種4株,剩餘24株則分送給贊助過他的鄉親,此即是凍頂烏龍茶的來源。而林家古厝即林鳳池舉人祖厝,已修建不復舊貌,但院埕前兩側的旗杆座說明古厝的輝煌過往。
林鳳池領導鹿谷竹山地方文化、社會生活,對整個地區貢獻良多,例如提倡設置林圯埔街(竹山古街)文昌祠、社寮敬紙亭等,又如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時,林鳳池招鄉壯居民聯莊抵抗,配合清廷官方率團分紮要隘捍衛地方等,成為大坪頂地方自治及意見領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