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鳳池

林鳳池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林鳳池(1819-1866)清代沙連保大坪頂粗坑莊(今南投縣鹿谷鄉初鄉村)人,早年拜咸豐4年(1854)選恩貢生竹山社寮莊張煥文為師,之後設帳授徒,學生有陳上達、林昆漢、張文秀等人。

林舉人上京赴考因路途遙遠盜賊眾多,惟恐遇害,便請求慚愧祖師公庇祐,祖師神威顯赫,沿途庇祐林鳳池路途平安,故自福建省奉請祖師來臺供奉。咸豐5年(1855)林鳳池以彰化縣學附生身分考取乙卯科第90名舉人,為鹿谷竹山第一位舉人,福建巡撫呂全孫為其立「文魁」匾額,後與訓導陳希亮勸捐重修沙連保連興宮。

林鳳池考取功名後,其祖父林傑追封為文林郎,父林學石(溫恭)勒封為徵仕郎。林鳳池家上三代原以搬運林木、承佃生活,經濟並不寬裕,所幸得鄉親贊助方可成行,後在福建省結識宗親,日後衣錦榮歸時得到這位宗親所贈的36株武夷山軟枝烏龍種茶苗,林鳳池於小半天、清水溝與自宅各種4株,剩餘24株則分送給贊助過他的鄉親,此即是凍頂烏龍茶的來源。而林家古厝即林鳳池舉人祖厝,已修建不復舊貌,但院埕前兩側的旗杆座說明古厝的輝煌過往。

林鳳池領導鹿谷竹山地方文化、社會生活,對整個地區貢獻良多,例如提倡設置林圯埔街(竹山古街)文昌祠、社寮敬紙亭等,又如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時,林鳳池招鄉壯居民聯莊抵抗,配合清廷官方率團分紮要隘捍衛地方等,成為大坪頂地方自治及意見領袖。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林鳳池 / 撰寫者:張凱惠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eople&id=511319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生年月日/時期
清朝嘉慶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國籍
臺灣
撰寫者
張凱惠
性別
參考資料
「鹿谷初鄉林家古厝」,時空旅人,網址:https://blog.xuite.net/apex.cheng/wretch/387467077(瀏覽日期:2020年5月30日)。 黃素真,〈業戶許廷瑄與林杞埔大坪頂地區的拓墾發展〉,《臺灣文獻》56:4(2005年12月),頁23-90。 黃素真,〈邊陲區域與「慚愧祖師」信仰 ─以林屺埔大坪頂地區為例〉,《地理研究》第42期(2005年5月),頁74-104。 林文龍,〈鹿谷鄉舉人林鳳池傳略〉,《臺灣文獻》26:1(1973年3月),頁69-70。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