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集集線100年歷史

集集線100年歷史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日治時期為輸出埔里糖廠所產的蔗糖,日治時期大正5年(1916)修築埔里至車埕的輕便車鐵道;1919年日月潭水力發電所(今大觀發電廠)動工,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為運載大型設備和材料,拓寬車埕經集集至二水間的七分車鐵道(即外車埕線),軌距與縱貫線相同,於二水車站銜接西部幹線。1921年10月外車埕線完工,次年(1922)1月14日開放客運業務。外車埕線日治時期昭和2年(1927)被收購並進行路線改善,成為鐵道部所轄之縱貫線支線,更名集集線。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臺糖所管轄的「中濁線」受損嚴重而拆除,此後「集集線」成為南投唯一聯外鐵道。1986年後臺灣鐵路局以集集支線嚴重虧損為由,有意停駛並拆除集集線火車,幸賴也方人士極力反對而免遭拆除。1994年在鐵路局與鎮公所的合力推展下,集集支線的小火車轉型為觀光彩繪列車,假日時遊客絡繹不絕,讓集集重現早年的風光。

1999年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造成集集線毀壞嚴重,直到2001年1月21日才修復通車,原本受損的軌道、路基和號誌等,皆被移至「九二一大地震紀念館」展示,以資紀念。

集集支線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為臺鐵最長的鐵路支線,它也是目前南投縣唯一仍在營運的鐵路。未來配合前瞻計畫,現有自田中車站新闢田中支線抵達高鐵彰化站,並與集集線直通運轉之計畫。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集集線100年歷史 / 撰寫者:陳佩芳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11104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917964
所在地-經度
120.677505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集集線
參考資料
陳哲三總編纂,《集集鎮志》,南投:集集鎮志編纂委員會,1998。 「臺灣鐵道史」,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臺灣鐵道史(瀏覽日期:2020年6月5日)。 「集集線」,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集集線(瀏覽日期:2020年6月5日)。 「集集火車站」,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網址: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4954(瀏覽日期:2020年6月5日)。
撰寫者
陳佩芳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