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月汀墓

林月汀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林月汀墓位於今竹山高中正後方小徑內,小徑尾端為南天宮,從廟旁小徑繞至廟體後方,可見一林家家族墓園,建於日治時期昭和6年(1931),現今墓園最深處以鐵絲網圍起的廣大墓園,即為林月汀的墳塚,圖中可見鐵絲網後方的林月汀墓。

林月汀為林圯埔(今竹山鎮)人,父親林原泉為清朝六品官員,林月汀曾在林朝棟旗下服兵務,功至五品。明治28年(1895)臺灣被割讓後,林月汀日語雖能力不強但擅於與日本人合作,在竹山等地治安混亂的明治33年至35年(1900-1902)間,協助日軍抓捕或招撫「土匪」,林月汀於明治35年(1902)擔任斗六廳參事,翌年得紳章,明治42年(1909)林月汀改任為南投廳管轄後改任南投廳參事,又擔任竹山郡竹山庄長。林月汀,日治時期在竹山與鹿谷投資發展眾多建設、產業(如:製腦、製糖、造林、新聞社等),並熱心公益於學校、廟宇的興建(如:臺中一中、林崇本堂、連興宮、城隍廟等),更建立竹山信用組合(今竹山鎮農會),為竹山當地的傳奇人物。

林月汀墓占地廣大,並以閩南融合歐式巴洛克建築風格,應出自日治時期最著名的泥水匠師──廖伍之手,林月汀墓與霧峰林家祖墳、臺中太平吳鸞旂墓園並稱日治時期中部三大墳墓建築。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林月汀墓 / 撰寫者:胡朝欽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1036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撰寫者
胡朝欽
創作者
黃儒柏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20/07/09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