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一九二○年代的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

臺灣一九二○年代的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臺灣一九二○年代的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

本文講述臺灣在日治時期的社會發展,從教育、政治、經濟甚至是外來傳入的民族、共產主義等等,多層次的研究角度來探討此時期臺灣人的思想演變與社會風氣的轉變。

本文共分為3個部分,一為1895年至1931年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論述在日本總督府施行各項統治政策的影響下,如教育制度革新、農業轉型與工商業興起與城鎮都市化等等,進而促使臺灣人產生新興的族群意識與菁英群體;二為民族主義與左派思想的出現,在1910、1920年代,日本實行新的統治模式-同化政策,再加上日本本國盛行「大正民主」主義的風潮下,使臺灣知識份子透過民族主義,發展出具有臺灣人本土意識的組織,如臺灣文化協會,進而發起多項民族運動,後來分成左右兩派民族主義組織,前者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中心,實行社會主義,甚至是激烈的革命手段;後者則是要求自決與政治權力的訴求等,雖說兩者理念不同,但皆受西方思想的影響,算是殊途同歸;三為日本共產黨臺灣分部之誕生,說明日治時期臺灣共產主義的興衰。初期由日共發起組織並領導臺共,但到後期,權力轉移至中共手中,勢力發展也隨著謝雪紅等人的逮捕而衰退。

臺灣在日治時期的社會運動與多元性發展之下,形成臺灣人獨有的意識形態。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一九二○年代的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 / 撰寫者:簡炯仁、李筱峰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0845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簡炯仁、李筱峰
創作者
簡炯仁、李筱峰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1/04/15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文件
出版者
高雄縣政府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