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左營古厝曬稻

左營古厝曬稻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作品描繪、再現的是早期在左營舊聚落的曬稻穀情景。左營五甲郭家古厝的祖先「郭鵝」,清代時期從梓官赤崁至左營做生意,與五甲的謝階女士結婚,育有三個兒子。日治時期,郭鵝與三個兒子,合力請工匠來建大厝,建造七開間大厝及兩側伸手,1907年竣工,正廳門額「梅魁」,兩側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郭鵝三子郭添,曾擔任保正,郭家古厝即有一間作為「保正間仔」(保正辦公室)。

郭家以務農為主,家有水田種稻,也種菱角,自家有牛車及養牛。古厝在1950年代,門口埕分上埕與下埕,每年兩穫的稻子,用牛車運回,就在自家的埕內曬稻,乾燥後,風鼓車篩除穀物中的雜質,最後將曬好的稻米,以布袋裝好,儲放在自家的倉庫內,當需要用米時,再將稻米送至碾米廠碾成白米,供家族食用。

郭家古厝於2014年進行改造及活化,家族定期在古厝聚會,推廣左營舊城文化活動,早期的曬穀場,現在已是音樂會及古禮抓周的場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左營古厝曬稻 / 撰寫者:廖德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id=51081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廖德宗
所屬族群
閩南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