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曹公圳圳道分布之初探

曹公圳圳道分布之初探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曹公圳圳道分布之初探

高雄平原的曹公圳水利工程開發至今約170餘年,其水利系統不僅豐腴了高雄平原,更帶動高雄的人文景觀發展、水利資源運用,對高雄地區的產業開發,居功厥偉。作者借重地方文獻、古今地圖、田野調查、現地探勘,除「探查、標定」曹公圳灌溉系統大小圳道現址外,也針對圳道的水文發展與人文建設也予以介紹。

曹公圳南支(舊圳)除主幹道1條外,支線共有15條,分線共31條,其他小分線或排水小圳無名者不計其數。作者介紹舊圳共44條,另清代後期陸續開鑿了4條圳道,目前現存者有23條,惟僅少數現仍具有灌溉功能。舊圳計灌溉田地2千549甲五分,鳳山水力之興,實肇於此。

曹公圳北支(新圳)除主幹道1條外,支線共有10條,分線共有34條,其他小分線與排水小圳,不計其數。新圳主要的分布區域,在高雄市部分以北高雄為主。作者介紹新圳共46條,計灌溉田地2千32甲。此圳為舊圳開成後4年,曹謹命歲貢生鄭蘭、附生鄭宣治開鑿,至道光24年告厥成功。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曹公圳圳道分布之初探 / 撰寫者:郭吉清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0304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郭吉清
創作者
郭吉清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出版日期
2008/12/15
ISBN
1025-5893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文件
出版者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