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淺野水泥高雄廠的發展(1917~1945年)

淺野水泥高雄廠的發展(1917~1945年)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淺野水泥高雄廠的發展(1917~1945年)

本文在日本帝國於東亞地域發展的脈絡下,論述淺野水泥高雄廠在日治時期的發展。

淺野水泥廠是日治初期,大財閥淺野集團看上壽山豐富的原料、便利的海運、高雄港的優越區為而設置,首先從事哈瑪星新生地的拓整,接著引進銷售自家的水泥商品,後來因應南進政策,為提供臺灣、華南、南洋的水泥需求,1917年於壽山中段設置第一座水泥工廠,可說是高雄縣代工業的先驅,其後陸續充實設備,共設置三座工廠。1930年代,水泥業被納入軍需工業一環,工廠遂擴大規模、提高產量,但隨著需求增大,產業逐漸不足於應付需求。1945年,政府來臺後接收工廠,1954年移撥民間經營,成為臺灣水泥公司的一部分,1992年經濟部停止水泥廠的採礦權,直到1994年停止生產水泥,其歷史遂告一段落。

從上述論述淺野水泥高雄廠的自日治到戰後時期的發展歷史,可說是見證了日本殖民下水泥產業的興衰。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淺野水泥高雄廠的發展(1917~1945年) / 撰寫者:吳榮發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0164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吳榮發
創作者
吳榮發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出版日期
2005/09/15
ISBN
1025-5893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文件
出版者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