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志學車站(1970年代)

志學車站(1970年代)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志學車站(1970年代)

志學站初名為「知伯乘降場」,於1911年(明治44年)9月25日設立,屬招呼站。「知伯」一名為當地阿美族語「志哈克chiak」的日文譯音,指涉的是一種名為臺灣紫珠的植物。1913年(大正2年)升格為知伯驛。1918年(大正7年)為紀念開發此處的日人賀田金三郎,車站更名為賀田驛。戰後,國民黨政府於1947年(民國36年)10月6日將其再改為豐年站。1952年(民國41年)8月1日,或因新設名稱對地方居民太過陌生,改以「志哈克chiak」的臺語音譯「志學」為地名及站名。志學站屬三等站,車站有兩座島式月臺。今日所見的水泥站體修建於東拓時期,應於1981年(民國70年)年完工。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志學車站(1970年代) / 撰寫者:陳瑞琪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0154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資料來源
鄭仁崇,《臺灣後山鐵道風華》,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0
撰寫者
陳瑞琪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4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