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干城車站與其月臺(1994)

干城車站與其月臺(1994)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干城車站與其月臺(1994)

干城車站,最初此地於1916年(大正5年)11月1日,設立初音停車場,戰後於1947年(民國36年)10月6日再改為初英站,1957年(民國46年)1月時已更名為南華站,1989年(民國78年)3月1日再改名為干城站,同年10月起為消除站場內之平交道,規劃改建為立體交叉及配合木瓜溪橋改建工程,自站外北方起至木瓜溪橋北方之路線坡度加高,完工後於1990年(民國79年)11月3日將行車室遷往月臺,月臺雨蓬也被拆除改建。照片月臺上兩位小朋友緊握的白色放電線圈,是一種保障單軌行車安全的機電系統─「電器路牌閉塞式」。此類機電系統,只容許單線閉塞號誌兩端的一對電器路牌閉塞機,撤出一個路牌。在火車帶走一面路牌經過單軌閉塞號誌時,兩站之間的協調人員就必須從這箱子裡移除一面路牌,或將一面路牌丟回對面的電氣路牌閉塞機。於是,早期搭乘台東線的火車,就可以看見從火車頭上丟下一個圓圈圈套在月台上的螺旋狀「受器」上,然後瞬間從相隔不遠之處的「受器」上勾起另一個用塑膠管包鋼索做的圈圈。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干城車站與其月臺(1994) / 撰寫者:陳瑞琪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10125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資料來源
鄭仁崇,《臺灣後山鐵道風華》,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0
撰寫者
陳瑞琪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4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