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臺東大武鄉大鳥社區聖惠儲蓄互助社於1967年12月3日教育講習班結訓時,李懷仁神父(Rev. Paul Ricklin, SMB)與學員之合影。可注意圖片左下方一位男子手上手執「理事會議記錄」,應屬有意為之,或許想透過此方式彰顯其身分。
在白冷會的推廣下,於1960年代,臺東地區一共創辦了16間儲蓄互助社。自1966年起,白冷會錫質平神父(Rev. Jakob Hilber, SMB)與其他神父配合于斌樞機主教創辦之「中國互助運動協會」所推展的「儲蓄互助社」運動,開始在臺東各堂區提倡成立儲蓄互助社。儲蓄互助社的基本目標,重在培養社員節約儲蓄習慣,並以合理利率提供社員生活與生產所需資金。儲蓄互助社本身乃具濃厚教育意義與社會意義的合作組織,與一般營利性金融機構完全不同,與其他信用合作組織只偏重社會意義卻不甚重視教育之情形亦有所不同,而「儲蓄互助社教育講習班」就是儲蓄互助社在教育功能上的最佳體現。除了宣導儲蓄觀念以外,還要求學員能夠理解儲蓄互助社「非為營利、非為救濟、乃是服務」的精神,同時也會教導社員有關儲蓄互助社的運作方式與管理模式的知識,以便他們能夠熟悉這個對他們而言相當陌生的儲蓄互助社組織。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