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粉蝨

粉蝨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照片是花蓮舞鶴茶區茶園中,粉蝨成蟲聚集於葉片背面的情形。茶園中定期清除雜草,維持良好通風可降低粉蝨危害。

粉蝨的成蟲及若蟲期皆會刺吸取食組織汁液,成蟲活動力弱,若蟲2、3齡固定危害,兩者多喜於葉背聚集。粉蝨之危害係因大量發生並於取食時同時產生蜜露,因而在下層葉誘發煤煙病,導致光合作用受阻,樹勢衰弱。在茶園害蟲生態的變化下,粉蝨類害蟲於臺灣的茶區中有柑橘刺粉蝨、茶刺粉蝨、茶摺粉蝨三種,其型態雖略有不同但於田間難以分辨。茶園中定期清除雜草,維持良好通風可降低粉蝨危害,並應依照植物保護手冊所推薦之農藥倍數及使用方法進行防治,施用時宜考量對天敵影響的效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粉蝨 / 撰寫者:潘宣任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50905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潘宣任
時間起
年代不明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