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祀典興濟宮正殿—虎爺相關符令

臺南祀典興濟宮正殿—虎爺相關符令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南祀典興濟宮正殿—虎爺相關符令

照片中的兩種符令,是臺南祀典興濟宮虎爺的專用符令,左方長型、無字者,名為「金錢」或金錢符,右方為「押煞符」。


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建於1647-1683年間(南明永曆年間),虎爺平常供奉在正殿神桌旁較低的檯子上,和一般廟宇奉祀在神龕下的作法,有所不同。林學周先生在1950年發表的〈臺灣宗教沿革志〉一文中,記載虎爺能「治小兒腫物毒症」。今日還流傳虎爺專治腮腺炎的說法,當地耆老告知,小時候聽過「用水抹在虎爺的腮,讓水滴下來用碗接住,再將接到的水,抹在得腮腺炎小孩的臉上就可以了」,但現在傳說:先用「金錢」碰觸虎爺下巴、腮邊,再敷貼於患有腮腺炎小孩的臉上,能減緩不適。


右方「押煞符」,符上寫著「下壇爺」,指的是虎爺,「合郡平安」四字說明此符的功效。「押煞符」有時印成名片大小,供人隨身攜帶,有時印成A4紙張大小,供信徒貼在屋宅的牆壁上,由於民間相信「煞」是邪穢不正或兇惡之氣,人若「犯煞」將遭逢疾病災厄,壓制煞氣、化煞去邪就能重新獲得平安健康,此符可說是這種思維具體而微的呈現。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南祀典興濟宮正殿—虎爺相關符令 / 撰寫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08712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創作者
不明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