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嘉義民雄「保生大帝廟」的外觀、正殿內神龕的景象,以及懸掛於正殿的匾額「濟世安民」。
此廟主祀「保生大帝」,興建時間可上溯至1754年(清乾隆19年)。保生大帝,通常指北宋人「吳夲」,祂生前行醫,救人無數,死後受民眾祭拜、奉為醫藥神。在臺灣的保生大帝廟當中,不見得會以好幾幅對聯來闡揚保生大帝的神格,但民雄保生大帝廟有六組這樣的對聯。例如正殿神龕兩側的柱聯,上聯是「神通廣燦護國佑眾」,下聯是「天機妙術鎮守民雄」;「神通廣燦」、「天機妙術」闡明保生大帝生前醫術精湛;「護國佑眾」、「鎮守民雄」,則是地方人士表達內心的祈願,希望成神後神通廣大的保生大帝,恩德普被於大眾的同時,寵眷民雄百姓。
不論在臺灣、香港、東南亞等,只要是華人所在區域的傳統廟宇,匾額也是具體而微地表達信仰的精義;嘉義民雄保生大帝廟有「濟世安民」匾額,「濟世」一詞意指用各種方式幫助、救濟有需要的民眾,其中,施醫贈藥、供民眾卜問病因也是神明濟世活動之一,至於民眾因此獲得庇佑,跨越生命關卡,身心安寧,即可說是「安民」了。所以,由這幅對聯這塊匾額可以窺見保生大帝與當地民眾信仰生活的關聯。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