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福佑宮

淡水福佑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淡水福佑宮位在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00號,與淡水清水巖、淡水龍山寺、淡水鄞山寺合稱為淡水四大廟。

相傳建於清雍正10年(1732),福建泉州府七邑(七縣份)人,因受不清朝異族統治和滿懷反清復明的志士相繼渡海來臺,以宗教性結社增進之間的團結為目的,於乾隆47年(1782)建廟,之後順迎供奉湄洲媽祖來臺,是滬尾街上最古老的廟宇之一。由於早期移民大多渡海來到臺灣,因此,先民對於海上守護神媽祖格外尊崇。福佑宮於民國74 年(1985)8月19日公告為市定第三級古蹟。

光緒10年(1884)中法戰爭,滬尾因地處要衝,為進入臺北城的重要港口,劉銘傳幾經思考,決捨棄已被法軍攻打的基隆而全力守護滬尾。派任淮軍孫開華為提督,在淡水河口佈水雷、築土堤建礮臺以阻止法國戰艦進港。相傳戰時福佑宮媽祖曾顯靈助戰,因此戰後,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獲頒「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淡水福佑宮 / 撰寫者: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0798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別名
淡水媽祖廟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滬尾清法戰爭多領域工作平台-淡水老故事蒐集計畫」
撰寫者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