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見晴駐在所

見晴駐在所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日治時期的「蕃地」是被排除在殖民地法律之外的區域,警察是部落中最高統治階級、帝國授權的執行者,為了「防範」、「教化」原住民而大量設立駐在所於各部落中,還肩負當地產業、行政、衛生醫療上的任務,企圖達到完全掌控蕃地並有效統治的目的。1914年,五年理蕃計畫最終所爆發的太魯閣戰爭,終使太魯閣族人歸順日方,由此日人大量派遣警察進入、設立駐在所、開鑿聯絡各部落的道路。根據《東臺灣展望》的敘述,見晴駐在所標高1400公尺左右的內太魯閣山區,所管轄的蕃社有2、太魯閣族族人152人,由8名警察組成。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見晴駐在所 / 撰寫者:曾乙正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06358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撰寫者
曾乙正
創作者
毛利之俊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