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壽公學校

壽公學校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壽公學校創立於大正6年(1917)為提供漢人、原住民及少部分的日本人就讀,不管在教育品質、師資上都不如小學校,僅提供基本知識與生活技術的傳授。而壽公學校的前身正是月眉公學校位於鯉魚尾社東方的分室(分教場),大正6年(1917)正式設立鯉魚尾蕃人公學校,同年因當地河川氾濫、土地所有權問題以及考慮學童上學交通,於靠山側興建臨時校舍並更名為壽蕃人公學校。大正7年(1918)將校舍搬遷至現今壽豐國小校址,而後因制度更改而稱壽公學校。戰後,隨著壽豐城鎮的發展,今日則成為花蓮縣壽豐國民小學。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撰寫者
王冠樺
創作者
毛利之俊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