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築港事務所

築港事務所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花蓮港建港動工之前,東臺灣物資輸送因完全沒有通往西部的產業道路,以致全靠海運,再加上七十多里(約為二百八十多公里)的海岸線上也沒有可提供船停靠的港口。此照片為昔日為了興築花蓮港所搭建的築港事務所,經由江口良三郎廳長促進花蓮港的推動,再加上當時面臨戰時所需,日本總督希望臺灣能有自給自足的能力,築港的事業也逐漸地被發展。由於花蓮港非天然良港,在興築上有一定的困難度,也是當時興築東部三大港口最困難的一個港口,同時也在此設立築港事務所,進行長達八年的築港計畫。如今藉由地圖的疊圖對照,推估大致位於花蓮港親水遊憩區的倉庫群一帶。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築港事務所 / 撰寫者:王冠樺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06110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撰寫者
王冠樺
創作者
毛利之俊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