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竹編麵撈重約150公克,由勺體、勺柄、勺底等構件所組成,勺口直徑寬約24公分、勺體高約7公分,勺體以三角孔編技法編製而成,採疏編有洞孔,緣口部分另取細竹篾做收編;勺柄為剖半面的粗竹管,柄長約51公分,勺底前端取用細竹管,後端使用較粗的竹管,粗、細竹管於勺體底端交接,交接處以籐皮綁縛固定於勺體底面,勺底主要是強化勺體的承載力,勺底略有破損。
麵撈(大埔腔客語:mienˋ leuˇ)又稱麵勺,係取竹篾編製成勺形的飲食器具,此種樣式的竹製撈勺有大小尺寸,通常稱大尺寸的撈勺為飯撈(灶撈),小尺寸的撈勺為麵撈,麵撈主要是將麵條或菜料等自湯水中撈出瀝乾之用,若烹煮的米飯量較少時,也會使用麵撈將米飯自米湯中撈出。
麵撈在1950年代(民國40年代)之前,是臺中東勢山城地區常用來瀝乾粄條麵的竹編器物,農業時代的物質生活條件不似現今便利,先輩得於農閒之餘運用周邊資源製作生活所需器物,麵撈即是採擷當地竹材所編製的生活器物之一,但隨著工業快速發展,再則竹編器物較不易保存等因素,竹麵撈逐漸為其他金屬製品的麵勺所取代。
基本資訊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臺中市大甲河聚落文化發展協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