鷄龍中元祭是基隆地區最大的公普,在主普壇普度前,依例要施放水燈,這是2014年(民國103年)林姓宗親會製作的傳統式水燈厝,作者是林添丁藝師,他已將面寬4尺的形制擴大為6尺。
水燈厝又叫「水燈頭」,它傳統的造型就是「厝」的形狀,「以紙為身,以竹為骨」糊成。是鷄籠中元祭農曆七月十四遶境遊行的主角。放水燈厝,簡稱「放水燈」,目的是要召請水中的孤魂能夠上岸接受宴饗,有如海上的邀請卡。民間認為水燈頭不僅可為溺斃在水府中的孤魂照路,也可讓鬼魂攀附,脱離苦海,有「奉厝」的意思。
放水燈是鷄籠中元祭的最高潮,而造型華麗精美的水燈頭,手工精巧細緻,是融合糊紙、彩繪和剪紙於一體的民間工藝藝術,更有與現代高科技產品-LED燈結合的搭配,以維持燈光的持續閃亮。點燃後的水燈頭,在高舉的字姓燈篙(爐主燈)搖曳之下,隨著「發財」的口號聲順水而流,在一片漆黑的海面上成為最明亮的標誌。民間習俗相信,各字姓水燈頭如漂流的愈遠,代表接收到普度訊息的好兄弟愈多;其次,在前來接受普度的孤魂會庇祐供食者的觀念下,加上火勢的旺盛與運勢的象徵連結,意味著姓氏團體的運勢會更好。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