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卦山九龍池書法之二十七

八卦山九龍池書法之二十七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八卦山九龍池書法之二十七

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年)彰化縣立文化中心舉辦風華再現八卦山文化活動,並出版《八卦山文史之旅》專書。縣長阮剛猛希望透過此項活動,建構八卦山的歷史面貌,找回彰化的人文精神,以繼往開來,發揚磺溪精神病建設彰化新故鄉。在請益各方文壇前輩後,由康原先生提出八卦山文學步道的構想,隨即擬定藍圖,爭取籌建經費,將工作分呈兩方面來進行。硬體部分由建築師將八卦山景觀進行全面研究與設計,軟體部分由文學界及社會賢達人士共同參與規劃。學術界邀請陳芳明、施懿琳、楊翠三位教授,省文獻會林文龍研究員及彰化詩人吳晟與康原先生,組成工作小組討論文學步道的作家及作品。文化中心於八十九年(二000)三月改制為文化局,在代理局長李俊德邀集全體委員討論後定案,工程於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開工,九十年(二00一)九月竣工。開設文學步道,目的在樹立人文典範,透過人文景觀的營造,試圖提升文學、藝術創作環境,潛移默化民眾的素養,並凝聚彰化人的文化認同,用以揭示彰化地區特有的文化精神:彰化人好學、富正義感、有進取心,凡是講除舊佈新,有永不屈服的精神;賴和的「我生不幸為俘囚,勇士當為義鬥爭」與楊守愚的「為像萬惡的社會,準備著猛烈的攻擊」是最後的註腳;而樹立在文學步道上的作家精神,其文學建構在「批判性格」與「抗議精神」上,他們宣揚著悲天憫人的人道精神。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許介彥
其他貢獻者
彰化縣文化局 何淑華 羅鳳珠
創作日期
拍攝日期:2004-07-29/民國
作品語文
中文
全集/系列名
賴和紀念館
相關地點
彰化八卦山文學步道
地點名稱
賴和紀念館/元智大學/彰化八卦山文學步道
緯度
24.084/24.9701475/24.07862
經度
120.547/121.263482/120.549437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