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33方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33方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33方

靈脂、蒲黃各四分。共研末滾水泡服。


將鼯鼠的糞粒去除雜質,曬乾後即成中藥材「五靈脂」,臨床上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而蒲黃藥性平和,有化瘀兼止血的作用。兩藥合用,可治療心、胸、下腹部疼痛,或治月經不調造成的小腹急痛,通常表現為刺痛感,且痛的位置較固定。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合劑局方》,因服用之後不知不覺疼痛消失,啞然失笑,故名為失笑散。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大觀音亭」。大觀音亭原有藥籤60首,因第11首亡佚,故現存藥籤59首,沒有分科別;此外,大觀音亭原有的第24、47、53與56首藥籤,是由「紅毛樓觀音佛祖」的第24、47、53與56這四首藥籤來取代。由此亦可得知,早期的藥籤在不同宮廟之間,存在著一種流轉與傳用的情況。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33方 / 撰寫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487619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創作者
不明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