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廖嘉展,垂水英司,鷹取教會神田裕神父,紙教堂台灣再生關鍵人物。1995年,日本發生阪神淡路大地震,垂水英司正好擔任神戶市政府住宅局局長,有非常豐富的地震重建經驗。
1999年台灣發生921地震之後,垂水老師應營建署的邀請來台,分享他的日本重建經驗。在這過程中他來到桃米,認識了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在他退休之後選擇了友台的生活,與神戶市的朋友成立「被災地市民交流會」,關心與地震有關的議題。2005年被災地市民交流會邀請台灣的朋友參加阪神地震10周年的活動,在他的大力支持下,紙教堂成功移築到台灣,開啟台日地震重建交流的新篇章。
2011年日本東北發生311大地震,「新故鄉」在埔里發起募款與關懷活動,和日本東北地區的大槌町、大船渡市、松島町、石卷市、相馬市等有諸多的交流,並多次帶領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團員到災區分享演出,得到許多友誼。這背後仰賴垂水老師的溝通協調與策劃。
在他的身上,我們看見他對地震重建所投入的大愛,他足跡遍佈台灣每個地震受害的地方,也遍佈311地震受災的地方,儘管已80歲的高齡,他仍健步如飛,在他身上看不見累的影子。
垂水老師,有您真好!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