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過去北管尚未有唱腔譜出版問世,2002年後場藝師人間國寶邱火榮遂以唱詞與親筆手抄的工尺音並排對照方式呈現之,同時附上相關簡譜,以方便後世學者及讀者學習參照。唱腔譜內容涵蓋板式、唱詞、鼓介、口白,有的對唱部分還得交代不同行當轉換等,較為複雜。此為新路《金水橋》戲齣中的〔西皮原板〕。
北管新路(西路)戲曲屬板腔體結構體式,其唱段以一對上下句為一基礎,通常是七字句與十字句,四句為一單位,或者八句,有時也會用十句,可長可短,依劇情而定。因其定弦與唱腔之別,又分作「西皮」與「二黃」兩大聲腔系統,簡稱「皮黃腔」。其依板式可分成散板式、一板三撩、有板無撩等,散板類包括〔倒板〕、〔緊板〕及西皮〔刀子〕等,而一些一板三撩如〔西皮原板〕、〔二黃原板〕、〔二黃平〕等板式,北管界習以慢曲歸類。這幾唱腔中有的還有反調唱法。
〔西皮原板〕是北管新路「西皮」聲腔系統中最普遍的一種唱腔,屬一板三撩板式,從板式到旋律、過門等,都與京劇極為神似。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