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米信仰中心福同宮

桃米信仰中心福同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桃米信仰中心福同宮

921地震時,桃米最重要的信仰中心福同宮,幸運地躲過浩劫。震後,這裡成了醫療義診站、物資發放地。在參與桃米重建的社區夥伴,開會、閒聊時經常會提起:可要記得「祖師公」的訓誡,大家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福同宮是先民邱阿文來桃米墾殖時,特地向鹿谷鄉(古稱羌仔寮)靈鳳廟叩求「防番之神」慚愧祖師的香火,隨行護佑。相傳原住民要出草前,人稱「祖師公」的慚愧祖師,會預先發爐附乩指示,以消災解厄。靈驗的祖師公在移墾社會,堪稱是中台灣尤其是南投縣重要的保護神,顯靈救民的聖蹟,讓祂從邱家私奉的神祇,變為挑米坑人的共同信仰中心。

1871年(清同治10年),以3間草寮搭建的祖師公廟落成,祖師公特別指示:大家一定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並賜廟名為「福同宮」。每年農曆3月16日是慚愧祖師聖誕,也是桃米最重要的民俗慶典,提醒著居民不要忘記祖師公的教誨。震後桃米在啟動生態旅遊時迄今,即實施有「公積金」的制度,舉凡民宿、餐飲、解說其營運收入得提撥10%作為公積金,以落實有福同享之精神。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王梓聖,〈福同宮簡史〉、林衡道,〈桃米坑祖師公廟--民國六十九年一月調查--〉,《臺灣文獻》,31卷2期,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0年,頁120、林翠鳳,〈臺灣慚愧祖師神格論〉
撰寫者
顏新珠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