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0年代的高雄商業精華區-鹽埕

1970年代的高雄商業精華區-鹽埕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1970年代的高雄商業精華區-鹽埕

這張照片是1970年代初期,攝影師鐘清溪在大勇路大新百貨頂樓,向西北方拍攝所留下的鹽埕區影像。左下角是彰化銀行,右側高樓是龍德飯店(今為合作金庫),這兩棟建物之間即為新樂街,兩側包夾大片三、四層樓建築物,即為日治至戰後,鹽埕區最熱鬧的街區。遠處是壽山,局部光禿處是台灣水泥廠。

新樂街緣起於日治時期的娛樂業,東側有遊廓(今高雄市電影館一帶)、西端有高雄劇場,整條街道發展出眾多的料理亭、咖啡廳和飲食店,後來,中段順勢發展出金鵄館和百貨業,可說是當時高雄市最花漾的街區。

二戰期間,鹽埕區被大轟炸,高雄劇場和遊廓皆被吹毀,隨著國民政府大量軍民來台,新樂街成為隱身在鬧區中的「自力眷村」,除了延續某些高級飲食如咖啡廳之外,同時注入外省移民的生活文化如旗袍店,並在高關稅、高管制的時代背景下,在1960年成為船員黃金交易,乃至大眾購買金飾用品的金仔街。

1960-1970年代,是臺灣基礎建設蓬勃發展的階段,這些大型的基礎建設,主要建材就是水泥,而水泥的主要原料來自石灰石。鐘清溪回憶道,當時在搭火車往返彰化與高雄時,行經鼓山一帶,時常會看見天空中,有許多纜車來來去去,由於石灰石的運送並不容易,在早期是利用空中纜車,將水泥原料,運送到山下。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產業與經濟,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取得對象
許郁敏
取得方式
獲贈
管理者
鐘清溪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大新百貨
撰寫者
許郁敏、周宸甫
貢獻者
攝影師
鐘清溪
創作者
鐘清溪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0/05/29
媒體類型
照片
存放位置
彰化縣鹿港鎮草中里頂草路四段339號(清溪照相館)
時間分期
1971-1973年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