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信用組合

新竹信用組合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照片中的新竹一信總社是全臺最早的信用組合,即日治時期臺灣的合作金融組織,位於大同路130號,為王宸寧於2020年5月拍攝。

1899年(明治32年)臺灣銀行新竹出張所開始營運,新竹地區自此有了新的金融體系;1909年(明治42年)新原龍太郎等48人成立「新竹貯金會」,以合作方式儲蓄資金;1913年(大正2年)貯金會改為新竹信用組合,當時因率先完成改制,成為全臺最早的信用組合,1934年(昭和9年)遷入大同路現址大樓至今。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新竹信用組合改制成為新竹第一信用合作社。1999年因建築架構與細部裝飾保持完整,具有日治時期公共建築代表性,而被指定為新竹市市定古蹟。

新竹信用組合大樓是一棟三層樓的建築物,位於道路交叉口,入口設置於轉角處,一樓空間主要為營業廳,二樓以上則為辦公空間。建物外觀受現代主義影響,不過保留了古典建築的圓拱窗,入口上方以大拱圈線條包圍三個圓拱窗,使這棟建築極具特色,成為新竹的地標建築之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新竹信用組合 / 撰寫者:新竹市文化局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48381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新竹市東區大同路130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8060031
所在地-經度
120.9679801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新竹市政府,〈市定古蹟簡介〉,《新竹市古蹟導覽手冊-風城》,新竹市:新竹市政府,2002。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