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福元宮內供信眾求取的藥籤共一百二十首,上面都有「內科大人」的字樣,但卻沒有婦科、兒科的相關內容,是其重要的特色。
就內容而言,例如第61方由三種單味藥組成(桔梗、胡連、射干),比較明顯的就是治療外感疾病的方子,但許多藥方的組成,並不像臺灣某些藥籤的組成,會直接抄錄方書內的藥方,福元宮的藥籤,有更多不同的組成型態,例如第22方就出現六味丸、第133方即出現「金匱丸」等成方,代表附近的中藥鋪有配置這樣的方劑,是比較常見且具有補養效果的方劑,頗符合漢人喜歡補養身體之文化。又例如第46方內的「英色壳」,其實就是罌粟殼,或許因為有毒,所以才故意用諧音,讓人不知其藥名,避免信徒隨意服用,必須至附近藥房尋訪,才不會誤服。
根據海口里里長鄭清木指出,現在雖然求取藥籤的信眾比較少,但廟宇仍是信眾重要的心靈寄託,現代的醫學對於癌症、精神病等仍難以治療,因此還是有信徒會來求籤,而且據其所言,仍有不少痊癒之例子,信眾乃是基於對寺廟供奉神祇擁有靈力之信仰,持續將此文化延續與傳承下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