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郭晋麟2020年拍攝的「龍德商店」店面,每天早上4至8點、下午2至5點都會有新鮮的水潤餅出爐。許多新竹人小時候到廟裡拜拜,都會在廟附近買一包「水潤餅」當作點心。水潤餅外形圓扁樸實,吃起來軟Q易入口,嘴裡充滿淡淡的麵粉香與些許肉桂味,越嚼越入味。新竹竹蓮寺、城隍廟、東寧宮等新竹知名廟宇周圍皆有販賣,是新竹廟宇圈的獨特現象。1960年代以來曾有許多製作水潤餅的廠商,如今卻僅剩龍德商店一家,店面位於北區成功路上。 水潤餅原料很單純,只有麵粉、水、糖、鹽和少許天然香料,完全不加防腐劑。在烘烤時水分較多,用台語來形容即是「水潤水潤」,所以俗稱水潤餅。水潤餅廣義來說,是「漢餅」的一種,臺灣各地中元節慶典時大多使用「漢餅」中的「繼光餅」作為敬神的獻餅,掛在七爺、八爺身上,活動中發給民眾吃,保平安。但繼光餅的餅身硬實,七爺、八爺的動作又大,容易碎裂,民眾拿到碎裂的餅甚感困擾,於是攤販著手改良餅身,以柔軟的麵體取而代之,研發出了水潤餅。如此一來在祭祀活動中神明的獻餅不再碎裂,而改良後的水潤餅口感軟Q味道佳,至此成為新竹中元節獻餅敬神的一大特色。 新竹在地老一輩的信眾都還記得,城隍爺出巡發餅時,孩子成群結隊在出巡隊伍中等待接餅的樣子。如今,水潤餅除了是信仰文化的產物,也成為新竹在地特色伴手禮。 |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