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2004年(民國93年),位於彰化縣田尾鄉中庄巷1號,主祀玄天上帝,陪祀觀音佛祖、天上聖母、地藏王菩薩、三山國王(獨山國王)、中壇元帥、福德正神等。北玄宮的信仰群眾包含舊屬三十張犁,包含仁里村、新厝村、溪頂村等。
關於北玄宮的沿革,據稱戰後初期,三十張犂一帶由於飽受戰亂之苦,民生凋敝,一些生活困頓的住民或有縱身庄內魚池而自溺者,也有投環樹叢以自終性命,因而鬼怪擾民傳聞甚囂,一時地方紛亂不安、雞鳴犬吠失序,每逢入夜庄民更是甚為驚惶而閉門不出。緣此,1947年(民國36年)首任仁里村村長彭賜啟乃召集地方紳耆商議,感於玄天上帝鎮邪神蹟不斷,乃決議前往松柏嶺敦請受天宮玄天二上帝蒞庄辦事解厄,並暫時以彭文祥家宅作為玄天上帝的臨時行宮。為了感念上帝爺澤被庄民,1948年(民國37年)庄內住民乃研議建廟以永久供奉上帝爺,其後獲得彭文祥提供一部分的私有地併同國有地,於是由上帝爺擇定方位,旋即於庄頭闢建庄廟,並以玄天上帝為主神,宮名命為「北玄宮」,成為三十張犂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北玄宮的肇建由庄內彭姓引領,第一任廟祝由彭文祥擔任,顯見彭氏族人在北玄宮的經營用力頗深。
民國70年起,北玄宮組立委員會。興建後的北玄宮與庄頭的三將爺廟毗鄰而居,成為守護地方、安穩民心的最大支柱。經過了40餘載後,舊廟損壞嚴重,在莊仁舜(時任鄉長)以及村長洪元振的引領下,重建北玄宮;1991年(民國80年)舊廟拆除,民國81年動工興建,為了拓寬鄰側入口道路,地方乃將三將爺廟移置北玄宮左廂,由之二廟併一廟,頗有廟中廟的味道,因此三將爺也就伴隨上帝爺而共駐一宮。新廟歷經7餘年的興建,終於1999年(民國88年)落成。另外,北玄宮廟內正殿右側神龕奉祀獨山國王,三山國王乃是客家人的地方守護神,因此奉祀三山國王也就是意味著這個聚落應該有客家人的存在。果不其然,自古以來三十張犂的望族彭氏就是客家人,他們曾經在三十張犂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從而或多或少也影響著這個聚落的人文發展,像是庄內獨山國王的祭祀顯然就是繫於彭氏而來。北玄宮的例祭日包含玄天上帝聖誕〈農曆3月3日)等,例往松柏嶺受天宮謁祖進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