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溪湖公學校第十五回畢業合照

溪湖公學校第十五回畢業合照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溪湖公學校第十五回畢業合照

  從清領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人在學校中所接受的「近代教育」,至1898年(明治31年)7月為止是由官方出資、官辦的國語傳習所,但之後便轉由地方自行籌措資金、申請設置的公學校模式。1902年(明治35年),溪湖區街庄長楊集以及頂三塊厝區庄長李聲洲便是遵循此規定,共同向彰化廳請求設立,隔年順利成立了溪湖公學校,並以此二陳情者所在區域為主招募學生就學。

  而在改制為公學校後,根據1903年(明治36年)總督府所公布的《臺灣公學校規則》中,臺灣人學生原則上皆需經過六年教育後才能畢業,因此在1909年(明治42年)有了第一屆畢業生,本照片為第15屆。從《台灣總督府職員錄》中可以得知,除了校長永田水哉外有12名教職員,而臺灣人老師共有9位,其中第一排左1者應是剛於1921年(大正10年)畢業於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今中山女中)的楊枚。比較特別的是,這張照片標有「第十五回卒業紀念皇太子殿下御渡台校長永田水哉 大正十二年三月攝影」,這群師生拍畢業合照後的一個月,日本皇太子東宮裕仁親王即將在1923年(大正12年)4月16日到台灣「行啟」(視察 /出巡),這是來台視察的皇族中地位最高的,全台灣早就為了迎接皇太子而總動員,校長應該很重視這件大事,而標明在這張照片中。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溪湖公學校第十五回畢業合照 / 撰寫者:張素玢/林東昇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47703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點-地址
彰化縣溪湖鎮二溪路一段35號
地點-縣市區
彰化縣
撰寫者
張素玢/林東昇
貢獻者
提供者
楊昌織

翻攝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點-緯度
23.959267
地點-經度
120.4786683
演出者/主要人物
楊集/李聲洲/永田水哉/楊枚
參考資料
1.《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網址: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2020年4月29日瀏覽)。 2.許錫慶譯注,臺灣教育會著,《臺灣教育沿革誌》,南投:臺灣文獻館,2010。 3.《臺灣日日新報》 4、《臺灣總督府檔案》,〈彰化廳溪湖公學校新設方同意ノ件〉,典藏號00004770010,1903/5/1-1903/5/31,取自《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http://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Display/image/167566ixaL7=-#b140(2020年4月29日瀏覽)。 5、《臺灣總督府官報》,〈卒業證書授與式(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典藏號 0071022345a005,1921/4/6,取自《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網址:http://ds3.th.gov.tw/ds3/app007/list3.php?ID1=0071022345a005(2020年4月29日瀏覽)。
時間起
1923/03
時間分期
1923年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