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滿洲國奉天北陵

滿洲國奉天北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清昭陵,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的陵墓,位於盛京(瀋陽)北部,因此也稱「北陵」。陵園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築的平面佈局遵循“前朝后寢”的陵寢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其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兩側對稱排列。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還葬有麟趾宮貴妃、洐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築之一。清昭陵在1982年(民國71年),被中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民國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瀋陽北陵清昭陵石牌坊,是昭陵主體建築之一,是一件珍貴的大型石雕藝術品,建造於清順治或康熙年間。昭陵石牌坊高約10米、長約14米,為4柱、3間、3樓、歇山式樓頂形制。其正樓高挑,左右兩個次樓的半簷緊連正樓中柱,形同「順山樓」。

  此照片攝於瀋陽北陵清昭陵石牌坊前,照片中主要人物,左為張春鐘母親張黃惜,右為張春鐘,張黃惜夫婿為曾任員林街長的張清華,而張春鐘則是張清華之長子。張春鐘特邀母親張黃惜及一群來自員林的親友,於1937年(昭和12年)3月從台灣出發,遊覽中國、滿洲國及日本國。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滿洲國奉天北陵 / 撰寫者:張哲豪/張素玢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47701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所在地-地址
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泰山路12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41.839357
所在地-經度
123.428531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瀋陽市郊古皇城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清昭陵」,2020年4月21日瀏覽,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6%98%AD%E9%99%B5。
相關人物
張春鐘/張黃惜
現況
瀋陽北陵清昭陵石牌坊
資料來源
提供者:張哲豪;翻攝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撰寫者
張哲豪/張素玢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