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的水產養殖

臺灣的水產養殖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臺灣的水產養殖

  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臺灣的水產養殖」為《臺菜X海鮮X危機 你吃對了嗎?》創作過程中作為輔助說明與臺灣永續海鮮飲食文化相關議題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和字卡穿插呈現。
  2014年後,養殖漁業供給人類直接食用數量已超過捕撈漁業,且持續快速生長。臺灣成功繁殖多種海水魚苗,例如經濟價值極高的石斑魚、草蝦苗、鱸魚、文蛤等,養殖漁業佔漁業內銷總產銷量將近一半,高居漁業生產項目第一─雖然臺灣的遠洋漁業年產量驚人,但其實有九成都是外銷國外市場─每年的產值高達兩百多億新台幣,供給國內市場近十七萬公噸的漁貨。然而,即使臺灣養殖漁業發達,其實許多養殖魚種的飼料,成分大多還是來自野生雜魚,換言之,養殖漁業還是需要資源豐富的大海來支持,無法獨立供應我們每天要吃的魚。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的水產養殖 / 撰寫者: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47365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撰寫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創作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0/04/24
媒體類型
圖稿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