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茶新品種--臺茶23號

紅茶新品種--臺茶23號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紅茶新品種--臺茶23號

圖為2018(民國,107)刊載於茶業研究彙報37卷,由翁世豪等7位研究人員撰寫的「紅茶心品種-台茶23號」論文。

臺茶23號(品系代號:祁辦1)為祁門系之天然雜交族群,經單株選拔所繁殖之品系。於1938(民國27)時,臺北帝國大學山本亮教授將中國安徽省祁門縣所收集之茶樹種子,寄至中央研究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現為本場魚池分場)進行播種育苗,迄今歷經80餘年栽培研究後,選拔出製造高香優良品質的小葉種紅茶品種。本品種於2018(民國107)7月24經審查通過,正式命名為「臺茶23號」。

臺茶23號適合臺灣氣候條件,樹型屬灌木型,樹姿為中間型,生長勢強,葉為長橢圓形,葉面略呈波狀,成葉長度8~10公分,寬度3~4公分;茶芽具茸毛,萌芽期早,芽色綠帶紅,抗病力及耐旱性強。製成紅茶具有橙紅艷麗明亮的水色,香氣的特色為具花果香,其滋味濃稠略具收斂性,為適製優質紅茶的小葉種茶樹品種,可增加本土茶樹品種多樣性,並提升臺灣茶業之競爭力。

作者指出由本品種製成之小葉種紅茶優點為香氣具有花果香,滋味甘醇濃稠略具收斂性,且含有相當高的兒茶素;對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茶芽密度高且單位面積產量高。缺點為製作部分發酵茶則品質較差。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賴正南
時間起
2018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