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賢,籍貫:廣西上思,民國54年4月18日生於桃園眷村家中,父親李榕生、母親廖秀琴;原居住桃園楊梅埔心「五守新村」28號眷舍,係屬眷村第二代居民。
李俊賢十一歲時,因父親工作關係,舉家遷往臺北;但時常搭車回到埔心,看老朋友、看他心目中的老家,以及那裡的一切。
民國98年國防部公布楊梅眷村改建的消息,才意識到「老家即將不保」的危機;他開始以相機記錄「五守新村」與埔心其他眷村的最後身影。
接下來,他更進一步,擴大紀錄範圍到全國軍公教眷舍;並將影像紀錄,結合文字,轉成學術研究;民國93年,他以「空城記•憶: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論文,獲得「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的碩士學位。這代表他對逝去老家的具體關懷。
媒體工作多年後,他轉自由攝影,持續投入眷村文化保存的工作、參與空軍三重一村保存運動,並創立「臺北縣眷村文化協會」。臺北縣升格新北市,他出任「新北市眷村文化協會」理事長。
後來,俊賢也擔任:「桃園市眷村文化諮詢委員會」首屆委員,以及多場眷村相關標案審查委員、監察院「眷村文化保存檢討」諮詢委員(民國102年);並且,於「臺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擔任跨領域學程的「現代攝影力」課程,兼任講師。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