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西鄉五條港安西府張李莫府千歲信仰

臺西鄉五條港安西府張李莫府千歲信仰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西鄉五條港安西府張李莫府千歲信仰

清乾隆60年(1795)3月10日晚,海上漁民見五條港外海的海豐島閃爍靈光,待退潮後僅見一艘擱淺竹筏載著香爐與香火神位,上書「張李莫千歲」。當時漁民視為神蹟,遂興建草寮加以供奉。嘉慶11年(1806)在地信眾與行郊集資,倡議於五條港境內建廟,這就是臺西鄉五條港信仰中心「安西府」的由來。

據廟方沿革和戰後文獻,多數認為應是唐帝國「張巡、李泌、莫英」此三位忠臣先賢。但亦有研究認為可能是明末鄭氏的功臣,因為避諱,進而附會於唐之忠烈先賢。此類帶有「先賢功臣」色彩的「千歲信仰」,未見諸於清朝文獻,大致到了日治時期舊慣宗教、祠廟臺帳,才首見記載。

據祠廟名鑑載錄,道光元年(1821)麥仔寮街富豪楊裕「楊長利號」為首,號召周邊人士重修廟宇,並籌組八股信仰圈。道光30年(1850),信眾於海豐島發現一支刻有「張李莫千歲」字樣巨木,傳聞神祇化身老者前往福州購置杉木,以作為廟前旗桿之用。關於「張李莫府千歲」信仰,《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為「五條港宮」,戰後海口庄分臺西、東勢兩鄉,才見「安西府」此一名稱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西鄉五條港安西府張李莫府千歲信仰 / 撰寫者:沈沐蒼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42800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1、 《臺南州辭廟名鑑》 2、 《雲林縣寺廟文化專輯》(上、下) 3、 田野調查綜合整理
撰寫者
沈沐蒼
創作者
拍攝:沈沐蒼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7/08/30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清朝乾隆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清朝嘉慶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