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是台灣重要農作物,早年許多地方皆與其相關,如南投縣草屯鎮舊名「草鞋墩」,是往來南投、彰化農民、商買中途更換破舊草鞋的中繼站。除了編草鞋之外,稻草編的掃帚、農具更是早期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近年則在宜蘭冬山鄉及雲林莿桐等都有推廣稻掃帚的體驗活動。
「備料」
工具:鋸子、麻繩、鐵絲、老虎鉗、尖嘴鉗、剪刀。
材料:乾稻草、稻草、竹桿。
1.摘除多餘的枝葉,並略作分類。
「工序」
1.將十餘支稻桿用麻繩捆紮成束。(也可以用鐵絲綑紮。)
2.固定線頭,以防鬆散。
3.修剪二分之一的稻稈。
4.減去稻稈,可控制把手的寬度。
5.將五束稻桿捆紮成一束。
6.固定牢固後,開始捆紮掃把柄。
7.將麻繩線頭另一端固定於柱子或桌腳,利用其拉力開始綑紮掃把柄。仔細調整掃把頭的扇型形狀。
8. 修整線頭,使其牢固。
9.切除多餘的把手。
10.仔細調整掃把頭的扇型形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